2017年8月8日
國務院發布的《"健康中國2030"規劃綱要》,令醫藥從業者深受鼓舞,深感責任重大,而共建共享是建設“健康中國”的基本路徑。民族醫藥是實現“健康中國2030”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。
第一:民族醫藥是少數民族地區主要的醫藥資源,能夠解決當地老百姓的健康問題。民族醫藥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,在防治地方常見疾病、多發病和疑難病方面具有獨特作用,同時民族藥往往具有良好的經濟性,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國家醫保支付的壓力。
第二:民族藥對于多發病、常見病也多有獨到療效。比如藏藥對心腦血管疾病、風濕類風濕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、消化系統疾病、肝膽腎疾病等方面安全有效;
第三:大力發展民族醫藥事業,事關民族醫藥產業現代化、民族文化傳承、民族團結與繁榮,也是助推扶貧攻堅政策實施的優選之道。
但不容回避的是,民族藥的現代研究起步晚,產業規模小。在過去20多年醫藥產業的大發展中,仍處于滯后和小、散、亂的狀態。如果不能解決各種歷史原因帶來的發展滯后和政策約束,在“健康中國”大步向前的歷史進程中可能會掉隊。
相信,只要實實在在在解決民族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中,充分發揮民族藥在促進醫藥融合、重大疾病的防治、康復及減輕疾病負擔等方面的 重要作用,民族藥必將在“健康中國”的建設中大放異彩。